冬奧長尾效應:冰雪經濟不散場
吉林省長春市天定山滑雪場 王帆 攝
為期16天的北京冬奧會在萬眾矚目中落下帷幕,人們享受冰雪的熱情卻沒有“散場”。雪場上,游客仍然川流不息;工廠里,訂單已產生堆積;網絡上,冬奧話題的熱度持續……
在北京冬奧會的影響下,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冰雪,更多的孩子開始接觸冰雪,更多的初學者開始愛上冰雪。各大品牌、雪場、商戶則乘勢而上,拾柴加薪,將冬奧火種的熱度接納到了更廣闊的冰天雪地里。冬去春來,冬奧會 “長尾效應”日益顯現。
冰天雪地享受余熱
這些天,長白山萬達泰格嶺山地公園成了到長白山滑雪的發燒友們最為熱衷的“打卡地”,“這里滑出了蘇翊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盡管北京冬奧會已經圓滿結束,但在這座滑雪公園內,從白天到夜晚,仍然不乏一個個騰空、翻轉的矯健身影。公園負責人毛德昌說,目前有300多位青少年在這里接受專業訓練,其中小的只有七八歲,大的也才20歲左右,他們都在試圖追尋蘇翊鳴的腳步。
距此向西南200多公里,正式開業剛滿兩個月的萬峰通化滑雪度假區仍在享受著人們對于“冰雪新地標”的追捧。“整個1月份每天都是爆滿的狀態,近幾天受到開學、上班的影響客流有所下降,但仍超出了預期,還有許多南方游客正在過來。”通化萬峰滑雪場營銷總監白喜彬說。
位于長春市的老牌滑雪場也感受到了冬奧帶來的余溫。長春廟香山溫泉滑雪度假區文創部經理張軼男告訴半月談記者,2月下旬的客流較往年同期多出了30%到40%。“人們滑雪的熱度飆升,特別明顯的是有更多的孩子參與進來了。”他說。
滑雪熱帶動了消費熱。自2021年12月中旬開業以來,亞瑪芬冰雪集合店通化店的業績變化勾勒出了人們對于冰雪消費的爆發式增長。“剛開業的半個月銷售任務只完成了一半,1月份完成銷售量就超出任務量一倍,到了2月份,僅用了20天,就完成了超出預計銷售額兩倍的業務量。”店長紀承說。
人們對于冰雪裝備的消費還呈現出新的特點。“許多家長選擇給孩子買一整套雪具,而不再是租賃了;許多滑雪初學者買裝備之前做了功課,有的品牌不用我們介紹就很了解了;冬奧會上運動員用過的一款雪板被發燒友們搶購到脫銷了……”紀承說。
國貨品牌迎來春天
從北京冬奧會舉辦到盛會結束的這些天,王陽始終是馬不停蹄的狀態,偶爾才會抽空瞄一眼賽場,欣喜地看著自己的杰作登上北京冬奧會賽場——冰刀鞋。
他是長春百凝盾體育用品器材有限公司創始人,也是一位退役滑冰運動員。自2005年因傷退役,他就將“冰雪夢”灌注到了制作最適合中國人的冰刀鞋上。
“日本、韓國、俄羅斯、法國、比利時……有9個國家的運動員在這次北京冬奧會上穿的是我制作的冰刀鞋。”王陽說,“這是此次出現在奧運賽場上的幾個冰刀品牌中唯一的中國品牌。”
這些天,盡管北京冬奧會已經結束,但王陽的訂單還是一批壓著一批,必須馬不停蹄地生產。今年預計銷量能超過1.2萬雙,比去年至少增長20%。
王陽的冰刀鞋目前只做適合專業訓練的高端系列,隨著冰雪熱度的不斷提升,他也在計劃著瞄準更加廣闊的大眾市場。“這是為‘冰絲帶’設計的同款冰鞋、這是新款‘星空系列’、這款是最新研制的兒童冰鞋……”
對于像王陽一樣的冰雪產業從業者來說,北京冬奧會的巨大影響力,讓他們看到了國貨崛起的春天。
一些“國潮”品牌也迎來了走向世界的機遇。伴隨著中國隊在冬奧會上創造歷史佳績,一些提供贊助的國產運動品牌迎來了口碑、銷量的雙豐收。而蘇翊鳴、谷愛凌等運動偶像的帶動,也讓一些取得了代言權的品牌提升了巨大的品牌價值。
多重力量謀劃“保溫”
2021年5月,經文化和旅游部批準,吉林大學成立了目前國內唯一的冰雪旅游研究部級重點實驗室。前不久,該實驗室發布的《2022中國冰雪經濟發展指數報告》顯示,預計在2022年,我國冰雪經濟將保持30%以上的環比增長,有望實現較“十三五”初期的3倍增長。
實驗室主任辛本祿介紹,該報告提出了衡量中國冰雪經濟發展的指標體系,“未來我們將基于數據變化定期發布,為政府部門、企業和游客提供數據支持和決策依據”。
怎樣保持冬奧熱度在更廣闊冰天雪地里的余溫?一些著眼冰雪產業的政府部門、專家學者和冰雪從業者已經在拾柴加薪。
“利用滑雪運動天然的‘黏性’,我們更多著眼于提升服務質量、營造氛圍、豐富游客體驗,打造自身的IP。”吉林市萬科松花湖滑雪度假區總經理辦公室主任張明說。
萬科松花湖打造了更加豐富的兒童娛樂區和兒童滑雪學校;與各類品牌的各式跨界活動持續整個雪季;還與抖音、B站、小紅書等新媒體平臺開展直播等合作,營造和傳遞“滑雪是一種時尚”的氛圍……
受到冰墩墩爆火的啟發,一些雪場還著眼于文創產品的開發。“我們有專門的文創部門,開發與冰雪和雪場特色相關的延展性產品,市政府還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智力支持。”張明說,“我們雪場的吉祥物‘小刺猬’很受南方游客的歡迎。”
由冰雪運動帶來的熱度還將為雪場的四季旅游賦能。“盡管一些基建工作還未完全完成,我們也已經打算利用現有資源引入夏季項目,比如山地自行車節、帳篷營地、音樂節等,讓我們的滑雪和度假業務持續升溫。”白喜彬說。(半月談記者 張博宇 孟含琪 王帆)
- 上一篇:復盤冬奧,冰雪強國未來可期
- 下一篇:“后冬奧時代”:讓“冷資源”變成“熱經濟”
-
2022-12-27長春冰雪節已累計接待游客2.7億人次?冰雪經濟持續升溫
-
2022-11-11中國冰雪軍團開啟備戰2026年冬奧會
-
2022-11-03冬奧新周期 冰雪健兒又亮相
-
2022-09-23北京冬奧后首個雪季:吉林的冰雪野心、布局與陽謀